吉云飞助理教授主讲“《三体》及其文学自觉”
Body
2022年10月24日晚,青年学术沙龙第38期“VR游戏、黑暗森林与魔法师之死——《三体》及其文学自觉”于海琴六号开讲。沙龙由我系吉云飞助理教授主讲,胡星灿副研究员主持。
“对于科幻小说来说,是‘科’更重要,还是‘幻’更重要?”,吉云飞老师从这一问题切入,强调了科幻小说的指归在幻想,但立刻又追问科学在这一文类中的独特作用——既在文本之外的生产机制,也在文本之内的故事资源,更在读者接受的美学效果。对刘慈欣而言,科学在扩展想象力边界的同时,也达到了化虚为实的美学效果。正如其在《三体》后记中所言:“好看的科幻小说应该是把最空灵最疯狂的想象写得像新闻报道一样真实”。
随后,他以“VR游戏” “黑暗森林” “魔法师之死”三个关键词展开对《三体》三部作品的讨论。吉老师分析道,《三体》中开篇的两条线——汪淼和叶文洁的故事,都是通过更写实的文类来引入的,即侦探小说和伤痕文学。其后,智子计算机和红岸基地(人类所能抵达的最微观和最宏观的边界)的出现,帮助作品实现从写实到幻想的飞跃。
吉云飞更看重小说中出现的VR游戏,他表示,“疯狂的想象需要VR游戏的实感作为基础”,刘慈欣用VR游戏带领读者参观三体文明的过去、现在乃至未来,可以放飞想象,不必担心真实性的问题。
在《三体2:黑暗森林》中,吉老师借助最显眼的关键词“黑暗森林”,继续展示刘慈欣是如何借助社会学的权威来构造真实感,但更将重心放置在“文明”问题上,刘慈欣以大灾难乃至宇宙终归寂灭的命运为背景,追问何为文明、如何生存。
进入《三体3:死神永生》,吉老师以第一章“魔法师之死”揭出科幻小说的底牌及其与奇幻小说的关系,并在与《2001:太空漫游》的对读中,追索科幻小说可以抵达的文学极限,即在无垠时空的旅途中追问何为永恒。最后,吉老师表示,幻想小说正在以自身的方式重建人文主义的理想。
交流环节,参会同学积极提问,与吉云飞老师深入对话,讲座在欢快气氛中落幕。